⚬每逢中元节,很多地方的餐桌上都少不了鸭子的身影。因为“鸭”与“压”谐音,寓意压邪避灾。另一种说法,是鸭子善游水,可以载着对先辈的思念与敬意“渡河”。
今天分享一道闽南人最爱的鸭子吃法:姜母鸭。
姜母,在福建指三年以上的老姜,具有活络气血,驱散体内寒气的功效。搭配肉质紧实,能滋阴养胃的鸭肉,让人在渐凉的秋季也能气血双补。
吸饱了姜香与卤汁的鸭肉,软烂不柴,咸鲜回甘,毫无油腻之感。
食谱作者@接骨木花花:
“这是一道做法很简单的炖菜,又非常诱人,非常适合在家露一手。”
厨友@S小姐5277
“在泉州吃的姜母鸭超好吃,回家复刻。味道杠杠的👍”
展开剩余83%by 厨友@鲁洲
“很好的方子,没有米酒和酒酿,就用了黄酒加冰糖。鸭子酥而不烂,非常入味好吃,巨下饭。”
by 厨友@辛宝儿妈妈
“按照菜谱第一次做成功了,好吃。把米酒换成了花雕酒。”
by 厨友@Judy_fnue
姜母鸭
🧑🍳食谱作者:接骨木花花
进小程序,收藏菜谱更方便
🥦用料
鸭肉 500g 姜2大个 芝麻油 50ml
生抽 1炒菜勺 老抽0.5白瓷勺
盐1调料勺 米酒300g
冰糖 1小把 酒酿(取汁水)200g
* 传统做法使用米酒,但若使用酒酿汁,因其自身有甜味,则不需格外添加冰糖。姜用老姜就可以;如果用到了老鸭,请将炖煮时间延长,确保肉软烂。
🍳做法
1.把买回来的鸭肉焯一下水,放一点姜片料酒,撇去浮末,煮3~5分钟,捞出备用。
* 如果你觉得鸭肉很新鲜,不需要焯水,那就花一点时间泡一下血水沥干备用。
2.起锅,用芝麻香油把姜片煸一下,中小火慢慢煸。直到姜的表面发皱、卷曲,开始上色时将姜片捞备用,锅里油留着。
* 这一步也相当于在润锅,后续炒鸭肉也不会粘。
3.油热下鸭肉翻炒,直至鸭肉表面略微上色,倒入姜片,翻炒,让味道稍稍融合。
4.转最小火调味:加入生抽、老抽,把生抽的香味炒出来。再加入酒酿汁(避免米粒掉进去)。
* 如果家里有米酒,直接加入米酒,放入冰糖和盐调味;用酒酿汁则不需要再加入糖。
5.适量添加开水,没过鸭肉表面即可。合盖最小火炖煮1小时(避免来回查看),水少了及时补充,酒酿里的米粒易糊底。
* 或用电饭煲煲汤模式煮一小时,或高压锅半小时,水分损耗少且方便。保证时间,否则鸭肉易嚼不动。
6.大火收汁,尝尝味道决定是否补盐,糖就不需要补了,然后就可以装盘了。
* 高压锅压完汤汁可能比较多,可以倒到锅里进行收汁。
做过的人说
peach琪琪:
沙姜我真的爱了!有姜的味道和土豆的口感,很适合作为保留菜诶~
简单吃点er:
姜母鸭盖饭~这黑色汤汁儿浇上去可太好吃啦!
kimikimi小阿姨:
姜放少了,盐放多了😝但还是很好吃😋
编辑:卷卷
封面来源:@接骨木花花
发布于:北京市策利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